保护好中华民族的象征
发挥好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作用
嘉峪关大景区管委会主任 赵金山
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嘉峪关,登上嘉峪关关城,察看关隘、建筑布局和山川形势,听取长城文物遗产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情况汇报。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总书记的讲话亲切质朴但立意高远,体现了对以长城为代表的中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高度重视,总书记的讲话更是激励我们广大文物工作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坚定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化的决心。
“万里长城——嘉峪关”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气势宏伟的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烽火台和南北两翼长城等部分组成,是一个城内有城、城外有壕、重关并守的缜密防御体系,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美誉。长城深深反映着中华民族扞卫和平、保护家园的不懈追求,代表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诉说着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
2013年,嘉峪关关城文物景区经过推荐、评选为首批全省十个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之一。几年来,景区依托自身资源,发挥独特优势,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极大地满足了青少年校外教育的需要,在弘扬长城文化、传承长城精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每年接待我市幼儿园、中小学以及省内外游学活动百余次,参与青少年万余人,在每次的活动中,景区工作人员都会带领青少年们登上雄伟的嘉峪关城楼,详细介绍马道、城台、城楼、垛口、敌楼、角楼、外城、内城、罗城等的建筑形制和军事作用,围绕整个关城防御体系,讲述嘉峪关关城的神奇传说、历史变迁和古代将士保家卫国的历史故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
作为关城的“守门人”,我们倍感自豪,此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更是给了我们极大的鞭策和激励。今后,嘉峪关文物景区将更加认真履行社会职责,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转化为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发展的实际行动,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嘱托转化为造福广大青少年的务实举措,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转化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强烈担当。一是切实保护好古老长城。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建筑奇迹,是构成中华民族的民族记忆、国家记忆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遗产,要心怀对文物的敬畏之心,保护好古老长城,让一代一代青少年能看长城、登长城、感受长城的魅力。同时,要在青少年之中加强对长城保护的宣传,教育他们不随意攀爬、不乱写乱刻、不乱扔垃圾。二是深入宣传长城历史文化。“让青少年更多地了解历史,感受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从而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这是我们的目标和追求。有文化自信,才有文化认同。古老的长城正是中华悠久文化最鲜活的象征,通过在长城博物馆举办“丝路讲堂”等活动,深入宣传长城历史文化,在青少年中不断增强文化认同。三是广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在青少年中开展“在长城脚下宣誓”共青团入团系列活动、“探寻丝路文化”青少年考古实践活动、“金色的十月”少先队员主题实践活动、“爱我长城”主题团队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义务宣传活动、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夏令营活动等,将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建设成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平台。
责任编辑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