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的位置:工作动态 > 基层动态 > 学校 >> 正文
        武南中畦中学:关心下一代是我们永恒的职责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佚名    发布时间: 2011/10/01    阅读次数:98

          提高国民素质、开发人才资源,必须从儿童抓起,培养、造就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市、区政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为儿童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任务。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和造就现代化建设“四有”新人,我校多年来坚持把落实《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与学校相关工作统筹安排,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努力创新工作机制,以抓管理促规范,抓管理促质量为目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学校基本情况

          武南镇中畦中学是一所农村三年制初级中学。学校服务半径6.8公里,辐射武南镇7个行政村。学校建筑面积25.65亩,现有教师36,学历达标100%.学生512名,其中留守儿童239名,男97名,女142名。为了给每一个学生创造愉快舒适的学习环境,学校领导积极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并且积极筹措资金,创办了“留守儿童”之家、乡村少年宫。这些设施设备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

          近年来,我们为留守儿童开展了 “心系祖国、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举办了 “《中华经典诵读》朗诵大赛”;举办了一次留守儿童给家长的“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书信征文比赛;心理辅导员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活动。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留守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

          同时,我校十分重视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确立经典诵读课题《诵读赏析经典唐诗,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作为乡村少年宫的一项重要活动,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具体开展了古诗音乐欣赏、“诗文角”等活动;每个年级均安排经典诵读课程。我们还利用校园广播系统、板报栏,利用集会学习宣传诵读,使此工作成为一种习惯,营造了一种我学经典我光荣的浓厚氛围。

            二、儿童教育工作取得的突出成效

           (一)“留守儿童”工作取得显着成绩

          我校239名“留守儿童”中有180名属父母一方在外打工,其余56名属父母双方在外打工,孤儿3名。特别有18位孩子是单亲家庭,还有3名残疾孩子。这些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或寄养在亲戚家里,照顾乏力。20095月,我校积极响应市区妇联、教育局关于建设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会议精神,创建了“留守儿童”之家,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机构。

          为了做好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武南镇政府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创建领导小组,形成了以镇党委分管领导为组长总抓,镇妇联牵头负责,学校及村委会具体配合实施的工作组织网络,层层落实责任,全力抓好落实。学校也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管理运行领导小组,由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其他领导各负其责,各班班主任及其他老师、知心爸爸、爱心妈妈、心理咨询教师共同为留守儿童开展学习、生活、心理及健康方面的帮助和关爱,切实为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2.加大投资力度,落实硬件配套。

          在市区妇联、教育局、各有关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我校已为“留守儿童之家”配备儿童活动室4个,其中活动教室一个、健身娱乐室 1 个、图书阅览室一个、心理咨询室一个。设备有桌凳40套,架子鼓1套,卡拉OK组合数码音箱一套,电子钢琴一架,电脑2台(学校专门为留守儿童开通了亲情网站),能直接拨打全国各地的“亲情电话”一部;书橱12个,图书 11689册;档案柜2个;保温桶1个,小型空调2台;各种球类和健身、武术器材若干。

          3.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关爱方式,加大关爱力度。

           1)争取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强大合力。学校积极联系市区级各单位领导、企业界成功人士、老干部、老党员、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队伍当中,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讲座,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在生活、学习、精神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目前,在市、区妇联的牵头带动下,社会各界爱心人士93人与我校留守儿童结成了帮扶对子;各级妇联也组织女干部、致富女能人46人成为了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

           2) 师生协力,倾心关爱留守儿童。

            学校在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调动全校师资力量,共同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一是对留守儿童统一进行管理、统一进行编班、统一进行辅导、统一安排活动,并根据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善教学管理办法,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二是建立“爱心爸妈”队伍。学校要求班主任、课任老师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当起学生的“爱心爸妈”。四是积极发现并矫正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五是为留守儿童办理“爱心借书卡”,开通为留守儿童提供图书阅览的“绿色通道”,并保证留守儿童优先阅读书籍,每学期为留守儿童播放有教育意义的电视文艺节目,如观看《让生命充满爱》演讲录像。

           3)留守儿童学业辉煌,感恩母校

          经过领导老师们的真心关爱帮助,“留守儿童”--孤儿廉应虎顺利完成初中学业,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城区中考600名考生中他位居第四,时至今日孩子留下了激动而又开心的泪水。他的一切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取得了这样好的成绩,能否上的起高中呢?那可是不小得一笔学费啊,于是学校领导又主动积极地向市区级教育局打报告,希望能给廉应虎同学减免上高中的费用。以后我们还将关注他的未来,希望他一路走好。

          其实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我们会一如既往的关注其他的孩子,给他们阳光的明天。

           4)坚持“三个优先”和“五个一”帮扶措施

          为了让留守儿童能健康快乐成长,我们制定了“三个优先”的工作原则:一是学习上优先辅导。二是生活上优先照顾。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政府省心。三是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第二课堂”等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还能强身健体。

           “五个一”:即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促进家校沟通;要求学生每半月给家长写一封信;为留守儿童开通亲情电话,每周与家长通一次电话,促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达到家校共教的目的;每月在网上与家长见一次面,给家长倾吐心声;每一月搞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如帮助家里打扫卫生、保护环境、关爱老人、社会调查、郊游等)。

           5)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 

          我们为留守儿童开展了一次“心系祖国、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举办了一次“《中华经典诵读》朗诵大赛”;举办了一次留守儿童给家长的“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书信征文比赛;心理辅导员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活动;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留守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

        (二)“乡村少年宫”工作初战告捷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依据区文明委关于“乡村少年宫”建设实施意见,我校于20109月启动了“乡村少年宫”建设工程。目前,中畦中学乡村少年宫各项活动已经充分开展,并取得显着效果。

          1.总体目标

          以贴近和服务广大未成年人为宗旨,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校实践基地为龙头,以乡村少年宫为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满足学生的课外活动需求,实现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逐步构建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配合、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资源共享互补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使“乡村少年宫”真正成为孩子们喜欢、家长放心独具我校艺术特色的教育阵地和活动场所。

          2.机构设置

            我校成立了专门的“乡村少年宫”领导班子,由校长吴琦担任乡村少年宫主任,副校长李学祥担任副主任,由各专业老师担任辅导教师。乡村少年宫分设音乐、美术、排球、篮球、写作和课外阅读六个活动小组。辅导教师是由本校专业教师或有特长的教师担任。

          3.具体做法

            1)资源状况

           ①学校先期投入了两万多元购置了音、体美器材(美术画板画架46个)、图书746册,硬化地坪、铺了地板砖,制作了宣传版面和制度牌。②区文明办配置了价值3万多元的设备器材(投影仪一台、大屏幕1块、DVD播放机1台、音箱1对、电脑9台、资料柜2个、档案盒20个、电钢琴1架、架子鼓1套、踺子皮筋各20个、哑铃2副、排球篮球各5个、教育碟片30张)。③鼓励有条件的家庭为孩子准备部分器材,可以在学习的时候自带一部分器材辅助学习。④学校所有的教师都是项目辅导教师。

           2)特色建设

            学校自成立乡村少年宫以来,结合本校的实际,探索学校乡村少年宫的特色,突出特色项目,如学校成立绘画活动小组、体育活动小组、写作和阅读活动小组、音乐活动小组,倡导各组项目有特色,活动有成效,力求让走进中畦中学的每一个少年兴趣爱好都能得到较好发挥。

           3)促进措施

          各个项目的活动开展起来以后,为了促进项目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乡村少年宫办公室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在活动中,各小组都做到了“四落实”,即活动时间、活动场地、活动内容、师资力量的落实,并且每个活动小组都有相关的活动资料记录。活动各小组通过比赛、展示、表演、观摩等各种形式,促进活动的开展,给学生以展示的舞台。如建党90周年“唱红歌”选拔赛、“踢毽子”比赛、儿童成长“校园辩论大赛”、 “走进名着诗文朗诵比赛”“跳大绳比赛”、“体操艺术表演大赛”等。这些活动举行后,学校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站、校园网、黑板报、宣传橱窗及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报道,加大宣传力度,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氛围,推动乡村少年宫所有项目更好开展。

          (4)突出项目的文化内涵

            乡村少年宫各项活动的开展,并不是单纯为了提高某项技能活动,更深层的涵义在于深化活动的德育教育功能,突出活动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①学校通过文学欣赏、写作指导、影视表演、音乐、舞蹈、戏剧、绘画、书法以及摄影等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艺术素养。通过参加田径、球类、体操、武术、棋艺等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项目,培养学生勇敢坚强的意志、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健康的体魄。通过科普知识传授、科学实验、技能培训等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求实协作的科学态度,为学生成长奠定良好的科学素质基础。结合国内外大事、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古今中外名人故事、新时期各行各业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生活劳动和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社会实践锻炼和以学工、学农、学军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教育和生活劳动技能培训,培养自立、自强的品格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交往、合作和服务的社会能力。

          ②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他们的健康成长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以前,孩子放学后要么在路上“野”,要么往网吧里钻,就算回到家里也是饭都不吃,就趴在电视机前一看就是几个小时。现在好了,少年宫让他收了“玩心”,而且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特长。一位农村母亲看到自己孩子的变化,高兴地说:“孩子有救了、孩子懂事了”。

           5)保障措施

            为保障各个活动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卓有成效,学校乡村少年宫办公室加大工作考核力度。辅导教师从工作时间、工作量、活动效果等方面进行考核,每学期把考核结果计入学校教师考核分数中,并以此作为教师评优选先的重要依据。学生以参与项目的多少、参训的次数、达到的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把此成绩列入学生综合评价之中。

          儿童是每个家庭、每个父母的未来和希望,也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只有从实际出发真正关心关爱儿童的生活,才能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健康成长,才能提高学校教育,才能提高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

           三、存在的问题

          (1)社会对少年的教育和关注不够,学校对少年的教育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和限制,学校对少年的教育社会各界关注的较少(上级对学校、个人表彰的荣誉),学校对少年的一些特别的、适当的挫折教育家长不能理解,社会出现偏见的报道。

          (2)家庭对儿童的教育缺失,家长外面打工,孩子缺亲情关爱。孩子的一切行迹、行为家长无法预料和控制,寄宿制学校的修建问题亟待解决。

          (3)学校为少年提供的活动还不够,特别是活动经费捉襟见肘,比如:日常活动缺少活动器材(音乐类),星期六教师各项活动的辅导没有经费保障。

        • Copyright©www.gyxyx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甘肃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陇ICP备11000543号-1
        •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昌路1648号 邮箱:gsgxxyd@126.com
        •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62010099091-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