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6月5日
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全体会议讨论和通过毛泽东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指示》。指示指出:不占领大城市与交通要道,不能驱逐日寇出中国。过去人们以为从大城市与交通要道驱逐日寇的任务,似乎只有国民党才能胜任;现在必须改变此种观点,认为有些只有依靠我党才能胜任,有些主要依靠我党才能胜任,依靠国民党是无望的。因此,必须把城市工作与根据地工作作为自己同等重要的两大任务,而负起准备夺取所属一切大、中、小城市与交通要道的责任来。日寇正在没落过程中,西方反希特勒斗争不久可望获胜、太平洋反攻日寇今后必更开展的形势,给予我党以良好条件,一方面发展与巩固根据地,依据现有基础,建设比现在强大得多的军队与地方工作;又方面,争取城市及交通要道的千百万群众,瓦解与争取伪军伪警,准备武装起义,以俟时机成熟,就可使二者相互配合,里应外合地进攻日寇,占领大城市与交通要道。里应外合的思想,是我党从大城市驱逐敌人的根本思想。必须把争取敌占一切大、中、小城市与交通要道及准备群众武装起义这种工作,提到极重要地位,改变过去不注重或不大注重城市工作与交通要道工作的观点,唤起全党注重此项工作。
1946年6月5日
《解放日报》发表题为《美国应即停止助长中国内战》的社论。毛泽东修改了这篇社论。加写的一段文字是:很明白,华北和东北的内战,是由美国代替国民党运送军队和军火之后,才能发生与加剧的,如果没有美国的军事运输,中国反动派要在东北华北进行大规模的内战,就根本没有可能。
1980年6月5日
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和加拿大社论撰写人访华团时,谈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说:我们讲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因为我们必须认识中国的现实,立足于中国的现实来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也要根据现在中国的薄弱基础来决定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非常艰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如果每个人增加一美元的收入,就需要十亿美元。尽管三十年来,我们建立了工业、农业、科学技术的初步基础,但毕竟底子薄,管理水平也低。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科学、教育方面的损失很大,耽误了一代人,缺乏人才。这就是现实。我们要正视这个现实,所以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不能定得太高,定得太高了办不到。
2000年6月5日
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就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问题指出:抓紧并持之以恒地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加紧建设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这篇讲话收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
2014年6月5日
习近平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他表示,通过古老的丝绸之路,中阿人民的祖先走在了古代世界各民族友好交往的前列。当前,中阿都面临实现民族振兴的共同使命和挑战。希望双方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以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新机遇新起点,不断深化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他指出,未来10年,对中阿双方都是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民族振兴的共同使命和挑战,需要我们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促进文明互鉴,尊重道路选择,坚持合作共赢,倡导对话和平。他强调,“一带一路”是互利共赢之路。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因为丝绸之路相知相交,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中阿双方应该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打造中阿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他还指出,成立中阿合作论坛,是我们着眼中阿关系长远发展作出的战略抉择。希望双方抓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机遇,加强政策沟通,深化务实合作,不断开拓创新,把论坛建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