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史两情”知识问答?中共党史、甘肃省情部分(二)
31. 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解决党内重大问题的会议是( )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三大 D. 中共六大
32. 九一八事件后,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是( )
A. 各地抗日义勇军 B. 未撤走的东北军 C. 东北人民革命军 D. 东北抗日联军
33. 抗日战争时期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是( )
A. 《新华日报》 B. 《挺进报》C. 《大公报》 D. 《人民日报》
34. 1940年,由彭德怀等指挥的( )给了日本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A. 百团大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长沙会战
35. 1943年,毛泽东应彭真之请为中共中央党校题写的校训是( )
A. 为人民服务 B.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C. 实事求是 D. 理论联系实际
36. 1949年4月23日,南京的解放标志着( )
A. 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B. 人民解放战争结束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D. 统治中国大陆22年的国民党政府的覆灭
37. 1950年,我国开展的三大运动不包括( )
A. 抗美援朝运动 B. 整风运动 C. 镇压反革命运动 D. 土地改革运动
38. 1955年率团出席亚非会议(万隆会议)的是( )
A. 刘少奇 B. 周恩来 C. 陈毅 D. 宋庆龄
39. 1980年8月,邓小平的( )一文发表,实际上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
A. 《设顾问委员会是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过渡办法》
B. 《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C. 《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
D.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40. 标志着我党胜利地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是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
A. 《关于我党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D. 《关于正确认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41. 下列有关甘肃青年社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甘肃的第一个青年社成立于1925年8月。
B. 甘肃的第一个青年社是由王孝锡在甘肃宁县太昌镇,建立的。
C. 大革命失败后,甘肃青年社得到了迅速发展壮大。
D. 甘肃青年社受中国共产党甘肃党组织的领导,他们中的许多人本身就是共产党员或共青团员。
42. 下列有关甘肃最早的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表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一项是( )
A. 1925年冬,中国共产党在甘肃建立了最早的党组织——中共甘肃特别支部,有力地领导和推动了甘肃革命运动的发展。
B. 中共甘肃特别支部活动据点是兰州中外大药房。
C. 中共甘肃特别支部的第一任支部书记是谢觉哉。
D. 中共甘肃特别支部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甘肃开始了有组织的活动,甘肃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有组织的革命斗争。
43. 有关“两当兵变”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当兵变”于1936年由陕西省委指挥,许天洁、刘林圃、习仲勋等人在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发动。
B. “两当兵变”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西北地区发生的一次武装兵变。
C. “两当兵变”是在甘肃发动最早的一次武装起义。
D. 两当兵变,是党的兵运工作的一个成功范例,也是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代表的西北共产党人在创建陕甘红军过程中一次具体的实践和探索。
44. 有关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它是二十世纪初毛泽东、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1934年1月在华池县南梁创立的山区革命根据地。
B. 它以庆阳市华池县南梁乡(现南梁镇)为中心,在此成立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
C. 它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
D. 它为党中央和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又是抗日战争的出发地和解放大西北的战略基地。
45. 下列有关“腊子口战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腊子口战役”采用了正面强攻与攀登悬崖峭壁迂回包抄的战术。
B. “腊子口战役”一举攻破了鲁大昌部和邓秀廷部据险扼守的天险腊子口天险。
C. “腊子口战役”是军事史上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的着名战役,也是红军长征进入四川境内最关键的一仗。
D. “腊子口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企图阻止红军北上抗日的阴谋,腊子口也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举世闻名的革命胜迹。
46. 下列有关哈达铺的说法与实际不符的一项是( )
A. 1937年,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在哈达铺召开了中央领导人紧急会议和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作了《关于形势和任务的政治报告》。
B. “哈达铺会议”第一次明确提出“到陕北去”,作出了把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
C. “哈达铺会议”将红一方面军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陕甘支队。
D. 哈达铺是红军长征途中名副其实的“加油站”,也是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
47. 有关“榜罗镇会议”有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1935年9月27日,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通渭县榜罗镇,当日晚,中共中央在榜罗镇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
B. “榜罗镇会议”会议分析了国内国际形势,进一步研究打通与苏联的国际交通线的问题。
C. “榜罗镇会议”正式决定并宣布改变俄界会议关于到邻近苏联边界的地方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方针。
D. “榜罗镇会议”对于党中央把陕北作为抗日的前进阵地和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48. 关于甘肃会宁红军会师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B. 会宁会师精神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
C. 会宁作为长征的会合点,与出发点瑞金、转折点遵义、落脚点延安一道,是中国革命圣地。
D. 毛泽东同志说:“会宁,好地名,好地名啊!红军会师,中国安宁。”
49. 下列说法与西路军的情况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遵照中共中央命令,西渡黄河作战。11月上旬,根据中央决定过河部队改称西路军,开始了转战河西走廊的悲壮征程。
B. 西路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陕甘宁同河西走廊链接苏联的陆地生命线,打通苏联军援的西北通道,策应河东主力安全。
C.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邓小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由事件参与者陈云等,使得研究这段历史的环境逐渐改善,西路军的历史真相逐步得到澄清和平反,并为学界和公众所接受。
D. 西路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一部在新疆西北部,与国民党军马步芳、马步青等部进行的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