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的位置:党史国史 > 文化 >> 正文
        [钱穆]黄帝的故事四:黄帝伐蚩尤黄帝的文治
        来源:炎黄汇典•文论卷   作者: 钱穆    发布时间: 2012/04/01    阅读次数:7875

        第四节 黄帝的文治

          扞御外侮,平定祸乱,要靠武功。稳定基础,凝固国家,要靠文治。两者缺一不可。无文治,武功即成泡影。无武功,文治无从树立。无论文治、武功,人才最要紧。据传说黄帝的贤臣很多,虽未必见得尽可靠,但就黄帝的事业看,也确需一辈贤哲之士来辅佐帮助。据说他以大填、封巨、岐伯等为师友,求他们教导。古人理想的政治领袖总要礼贤下士,尊奉年高有德的人们,听他们的忠告。年老人的经验和知识,特别为先民所看重。黄帝这一族里,自然也有这样的人物指导黄帝。其余的大臣据说还有太山稽、常先、大鸿等很多人。对于农业人才尤其注意,据说他四季都有专门指导农

          事的官。从游牧慢慢走上农业是一个大转变,身当转变中的重要人物要承过去,适应当前,开辟将来。各部落从事耕种,看重土地,这些土地又要是固定的,部落间的疆界比以往要清楚。大乱以后,部落有很大的迁动,划定界限更不可缓,黄帝是共主,怎么样平均分配,划分清晰,是要黄帝筹划的。据说黄帝“命风后方割万里,画野分疆,得小大之国万区”。当时部落很多(当然不是恰好万国),黄帝威势盛极一时,大家相安无事,生活固定下来,就“烧山林,破增薮,焚沛泽,逐禽兽”,开辟农田,建筑房舍。黄帝发明了舟车,道路平治,交通方便,部族中间来往渐多,黄帝处理诸侯的事务也容易些。他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叫两个大臣帮他处理和监视他们,国与国间有了办法,人与人间耕地也有相当的分划,据说后来的井田制就从这时萌芽。

          据说黄帝即位做共主的时候有“云瑞”,就以云名官,官吏都以云为名号,古记载上有“缙云氏”这个名号。有人推测说,这是黄帝的夏官。另外还有春官青云氏、秋官白云氏、冬官黑云氏、中官黄云氏。其实以云名官,未必因为祥云笼照,恐怕这和农业有关。《周礼》上说:“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枝象”。北方雨量少的地方常闹旱灾,望云占雨,成了那时候的重要职掌,就衍变成官名,就传说成以云名官了。古时的刑罚主要的有五种肉刑:“大辟”是斩首,“劓”是割鼻,“刖”是断足,“宫”是去生殖器,“黥”是刻面涂上颜色。还有其余次要的刑罚,相传是蚩尤作乱以后制作的。有的说这一套就是苗族原来用的,黄帝恐怕也沿用它,法律的详情现在无从知道,当时设有李官,专司刑法。《史记》记载黄帝说:“于是有天、地、神、祗、物类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除了治理人事的官以外,另有司天地、祭奉神祗的官。司天的官是观察天文制作历法的,在那时特别重要,为农耕的指导者,为自然的控制者,后来流传的有黄帝历法。祭祀神祗是属于先民宗教方面的事,不过中国历史上始终没有僧侣阶级,宗教没有独立性,凡有宗教意味的事都融合在政治里。祭祀神祗有专官,是行政的一部分,这些官不能干涉民事,“各司其序,不相乱也”,这种观念起源很早。《史记》又称赞说:“民是以能有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 民以物享。灾祸不生,所求不匮。”惟有这样,民众才头脑清楚,不致迷信,神也不至于羼杂着人的阴谋诡计,才显出他的高超纯洁。他们各尽自己的职分,各治自己的事情。人对神恭敬不敢亵渎,不至闹两边战壕里共求一个上帝保佑的笑话。神对人只是普遍的降福,赐给他们丰收的五谷,人对神只要拿祭品供献。神是向全人类讲话,单个的人不能分别的祈求。共主是政治的领袖,是全民的代表,他可以祭天求福,求农事的丰年,不关他私人的事。关于这方面,黄帝也作的有相当成绩。在泰山上“封禅”,是相传很古的一种典礼,据说在黄帝前已经有人举行,后来一直到宋朝,在泰山顶上,积土为高坛,行祭天礼,叫封。’下来在附近找一个小山,除地作平坛,行祭地礼,叫禅。据说古时封禅泰山的有七十二君,只有黄帝得上泰山封,其余的往往遇到风雨和灾异不得上去。他还封东泰山,禅凡山,其余山川鬼神种种应有的祭祀,他都能虔诚执行,得到人民的景仰和上天的赐福。相传他黄帝劳心力,用耳目,节省水火财物。上知天文,推测日月星辰的运行,预知四时季节的转换。中知人事,别男女,异雌雄;制作用具,建造房屋;畜牧鸟兽,化野为驯。下知地利,播百谷,植草木;利用土、石、金、玉。他成就了这样的功业,于是他活着的时候,民得其利百年。他死后百年余威犹在,人民还像常听到他的命令。再一百年,人们淡忘了他。可是还用他教导的方法。后来说他寿三百年,其实人们永远忘不掉他。后世传说纷纭,把他那时候说成理想世界。有的说他“职道义,经天地,纪人伦,序万物,以信与仁为天下先”。有的说:“黄帝之治天下也,其民不引而来,不推而往,不使而成,不禁而止。故黄帝之治也,置法而不变,使民安其法者也”。有的说:“黄帝治天下, 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风雨时节,五谷登熟,虎狼不妄噬,鸷鸟不妄搏,凤凰翔于庭,麒麟游于郊,青龙进驾,飞黄伏卑,诸北儋耳之国,莫不献其贡职。”后来道家除了推尊他的政治是清静无为的理想政治以外,还和老子并称为道家之祖。说他私人生活,敬谨小心,恬淡无为,修身养性,“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的清心寡欲。黄帝和老子一样,主张虚静的道家生活,因此得享高寿。后来讲服食仙药,修炼神仙的人们,更进一层,竞说他长生不死,成了真仙。不过他有这样的事业,私生活总不会太差。后人装点粉饰,反致失真。

         

         (见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郑杰祥主编《炎黄汇典?文论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1 2)

        责任编辑 乡村

        • Copyright©www.gyxyx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甘肃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陇ICP备11000543号-1
        •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昌路1648号 邮箱:gsgxxyd@126.com
        •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62010099091-21003